坦桑尼亚vodacom m-pesa体验介绍
上回简单介绍了坦桑尼亚的mobile money(移动钱包)的情况,坦桑主流的mobile money就三家,vodacom m-pesa,tigo pesa和airtel money,分别是由三大移动运营商来运营的,其中vodacom m-pesa跟肯尼亚safaricom m-pesa都是vodafone集团投资的一奶同胞,在2008年就上线运作,算起来也有10年了。
坦桑尼亚最大商场里的m-pesa巨幅广告
m-pesa的基础业务包括存款,取款,转账,买话费,付水电费/电视费,国际转账等,这两年也加入了少额存贷(m-pawa),智能手机app等。
m-pesa是买sim卡时默认开通的,但需要手工激活,默认ussd是*150*00#,在激活以后的菜单如下图,未激活的时候需要你手工输入姓名以及id等信息进行核对。
这个菜单中规中矩,但相比其他来讲,ussd菜单有点长,*150*00#这种很难记忆,但这个估计vodacom也改不了,因为可能是政府给规定的,竞争对手tigo pesa是*150*01#。
存取钱是mobile money的最基本业务。vodacom宣称自己有8万多家代理,我在其营业厅里存钱,存得比较快,体验也比较好,但我昨天在酒店旁边的市场买本地工艺品时却碰到了支付困难,卖工艺品的老板不接受m-pesa转账,带着我去找代理取钱,代理挂着m-pesa的牌子,但是拒绝取钱,具体原因未知。最后工艺品店老板找到一家药店,外面没有任何vodacom代理的牌子,药店老板拿出一张小纸条,上面写着一个代理号,输入代理号后,取钱成功。这个体验离着safaricom的m-pesa就差远了,可见vodacom代理商数还需要极大提升,同时在广告和推广上也需要加强。
m-pesa也提供了智能手机的app,与肯尼亚safaricom把m-pesa功能做进自己的掌上营业厅不一样,vodacom单独出了一个vodacom m-pesa的app,这个估计也是跟竞争有关,因为竞争对手tigo pesa也是出了一个app。可以在谷歌商店上搜索vodacom m-pesa可以搜索到。
这个app的菜单如果要比较的话,比肯尼亚safaricom的做得好那么一点点,虽然都是把ussd的菜单复制过来,但更图形化,把查余额放在最前面,另外再有一点就是比safaricom更早支持二维码,也在商户上推出了二维码的标牌。
但这个二维码扫码在app上藏得太深了,这一块是急需优化的,你要点击pay by m-pesa菜单,然后选lipa,出现下面这页,然后再点右上角的那个二维码图标,才能进行扫码。
最要命的是,即使你点到这里,用手机扫二维码的时候,还有极大概率扫半天不成功,估计跟app开发商对二维码的识别技术有关。在这种情况下,想想会有几个人会用这个二维码。只能说vodacom有想法,但做得实在不好。
m-pesa做得最早,业务做得最丰富,始终是坦桑mobile money的no1。但如果从几年的维度来看,m-pesa的整体市场份额在下降,从几年前的50%降到现在30%多,我个人认为这里面的原因就是mobile money本身业务同质化严重,tigo pesa和airtel money功能上跟m-pesa都是差不多的,基本功能都是转账。在移动用户数上并没有形成有效差距的基础上,vodacom并没有利用m-pesa的领先的时间窗,在后来者加入市场时打造出自己的独特优势。那具体来讲,就是没有迅速地做大代理商和商户规模,把自己的代理做到到处都是,把自己的业务渗透进各行各业。从其他国家情况来看,mobile money的首发运营商都在这一块做得很好,像肯尼亚safaricom,津巴ecocash,加纳mtn,乌干达mtn都借助mobile money的首发优势把竞争对手远远甩在后面。只能说vodacom浪费了前面几年的时间窗。
后面vodacom要想重新拉开与其他运营商的差距,还是很有机会的,同时难度不少。在坦桑尼亚现在数据资费非常低的背景下(我上回6rmb买一个月5g流量),智能机的普及速度非常快,几十美金的智能机都已经进入一些下层人群,比如保安,司机都在用一些低端智能机。同时像uber打车,外卖等智能手机app也已经在中心城市较普及,随时随地可以打到uber。再有就是旅游业是坦桑的支柱产业,中国游客也越来越多,如果m-pesa可以打通支付宝或微信支付,这也将是一个新的收入增长点。
总之,如果m-pesa可以抓住智能机普及的这一波趋势,抓紧业务聚合,做好app,打通uber,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,提升技术能力,后面的发展还是非常可期的。